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地处江西南部、赣州东部,因北有雩山,取名雩都,1957年更名为于都,全县总面积2893平方公里,辖23个乡镇394个村(社区)和1个工业园。
2022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343亿元,列全市第4位、全省第25位;增长5.3%,列全市第9位、全省第28位。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7723元、15622元,增长4.9%、7.9%。
1934年10月,中央机关、中革军委、红军总部和中央红军主力一、三、五、八、九军团在于都集结,于10月17日-20日,先后从于都的八个渡口渡过于都河,开始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于都作为“地球上的红飘带”的起点载入史册并闻名世界。于都为革命牺牲的有姓名可考的烈士达16356人,其中牺牲在长征路上的烈士达1.1万余人,共走出了16位于都籍共和国将军。2019年5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西调研时亲临于都,发出了“新长征,再出发”的伟大号召。
对标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按照集中连片、科学规划的原则,立足于都县现有条件和优势特色,结合干部群众基础、工作条件、财力情况,经综合评估,确定梓山镇的河坑村、安和村、潭头村、山峰村、梓山畲族村等5个集中连片行政村开展于都县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工作,规划面积32.25平方公里。其中,梓山镇潭头社区获2022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梓山镇潭头村获2022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超亿元村、梓山镇潭头村委会获全国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梓山镇潭头村获全国旅游重点村、潭头村党总支书记兼村主任刘连云获全省“新时代赣鄱先锋和省乡村振兴担当作为好支书、于都县梓山镇潭头村第七届江西省文明村镇、梓山镇人民政府获全省依法治理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梓山镇山峰村获全省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梓山镇人民政府获省政府系统“五型”政府建设先进集体。
通过示范区内项目的实施,示范区内乡村振兴成效显著,2022年底,示范区实现生产总值达5.56亿元以上,年均增长9.8%,示范区内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合计增收200万元以上,累计带动就业人数达1万人以上,人均可支配收入1.85万元以上,高于全县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20%。
全面推进了示范区“互联网+农业”“互联网+政务”“互联网+公共服务”,把5G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融合于农业生产活动和农村生活方方面面,建设数字乡村发展集成区,2022年底示范区乡村智慧化、数字化程度达到80%以上。
全面提升了示范区内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示范区内特色产业带动就业人数、农村集体经济收入、村级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农村集中供水率、常住人口治安案件发生率、常住人口刑事案件发生率、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指标明显改善并优于全县平均水平。 健全了党组织领导的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打造乡村治理高质量样板区,示范区内无“诉讼村”、“青少年犯罪受害社区”。
拓宽经济发展的多重路径。一是拓宽产业发展道路。依托“硒+”战略,建设富硒品牌,强化科技支撑,带动农工融合、农旅融合、农商融合,不断完善农业全产业链,培育农业新型主体,通过“村集体+农户”的模式,种植富硒优质稻、富硒大豆、芝麻等,推出梓山富硒初心礼,发展农业产品及深加工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探索出欠发达地区利用自然资源禀赋,推动富民产业发展的经验。二是搭建共同致富平台。整合全域优势资源,以“镇村联建共谋、村村联合共营、抱团取暖发展”的工作思路,牵头梓山镇26个村(居)共同出资联合组建了“穗丰农业”“联丰文创”“劳动者服务”三大公司,通过举办书法、书画、音乐赛事,马拉松、自行车赛事,重走长征路徒步和文艺作品拍卖会等活动,推动长征文化与体育融合协同发展,有力推动了资源整合和全产业链覆盖,实现年营业额1000万元,村民的收入从脱贫以前的人均不足3000元/年,增长到人均1.7万元/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实现了连续增长,其中潭头村2022年达到了380万元。三是引入龙头示范带动创新基地。牢记总书记“一定要把富硒品牌打好”的殷殷嘱托,深化“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模式不断壮大富硒产业,巩固富硒蔬菜、富硒水稻规模,完成大棚蔬菜种植1.1万余亩,露地蔬菜2000余亩,富硒水稻1万亩。2022年于都县新引进了深圳茂雄实业有限公司落地示范区,江西供销(于都)冷链物流园项目在示范区内“开花结果”,产业发展配套设施不断夯实。
抓好创新多元的产业项目。一是丰富产业业态。以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为契机,依据示范区地理、产业发展、人才技术储备等各方条件,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实现万亩富硒蔬菜基地扩量提升、示范区红色文化、古色文化和畲族文化交融生辉,潭头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省4A级乡村旅游点,山峰村文旅基地、梓山镇畲族文化风情园等为代表的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凸显,农业与互联网、旅游、文化等进一步融合。二是融合产业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格局初步形成,乡村产业支撑有力。在示范区内建设“文创小镇”,文艺创作基地(十里香樟园+群贤阁+文艺作品陈列展演馆)、沙滩烧烤、栖园食堂、红色剧本体验课户外拓展基地、长征历史步道、梓山畲族文化村相继落地,潭头村新富硒食堂、山峰栖园、河坑枣园、张军稻花鸭、安和酱油旅游工厂等一系列村集体经济产业兴起即火爆。三是提升全域品位。按照叶建春省长来潭头调研时强调“要跳出潭头看潭头,面向未来谋潭头,立足打造全国高标准的乡村振兴示范点,抓紧对梓山潭头村进行高起点、系统性、全方位规划,积极争取“百乡千村”,建设世界一流的美丽乡村示范样板”要求,聘请中国旅游设计院以潭头村为中心的做“梓山全域旅游”规划,项目在彩票公益金建设成果基础上,以国际格局和全球视野,深入打造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样板区、全世界共产党组织的初心地。
2022年5月,于都县针对示范区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品牌影响力不强、管理模式不精、人才资源不够、产业结构不优等问题,立足富硒产业和红色、古色文旅资源优势,以梓山镇潭头村为核心,联合河坑村、安和村、山峰村、梓山畲族村等周边村落,打造了于都富硒小镇乡村振兴示范区,通过壮大特色产业、做旺乡村旅游,大力推进富硒农业产业、特色文旅产业等发展、带动农副产品、民宿、培训等附属产业链,以特色产业联动发力实现“五大振兴”深度耦合。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以特色产业发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建强产业平台。牵头示范区各村联合组建穗丰农业等平台公司,突破村域谋发展,整合资源促共赢。
推动产链融合。推动富硒产业链提质增效。种植端实现村域的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生产端实现产品的高低端覆盖;销售端实现富硒农产品在俏市场的同时成为网络爆款;运营端实施“硒+旅游”战略,带动沿线47个村组近2万多名村民实现增收。
突出联农带农。一是直接带动。农户可获得土地流转租金、劳务薪金、创业金等收入。二是多次分配。资金通过其他形式投入二次发展。三是分配形式多样。与社会企业达成研学旅游投资合作,实现经济附加值1500余万元。还设立了村级发展基金,推动村级均衡发展,群众持续增收。
(二)以特色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以产业品牌扬地域文化。依托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点题的富硒品牌,打造了初心礼品牌和520品牌,带动农旅产值2000余万元。
以特色产业树文化高地。拓展文旅融合新业态,搭建了文艺协会工作室,建成7.6公里的长征步道,打造了“富硒+研学+文体”综合经济体,年接待游客300万人,被评为省三产融合示范基地。
以特色产业凝聚红色力量。传承红色基因,发动红后代们率先垂范头,主动参与村级治理,协调各种纠纷,团结群众发展产业。牵头组建村民理事会,开展政策宣讲、五星创评、公共文化服务进乡村等活动,营造里文明和谐、向上向好的乡风。每年的5月20日,成为梓山人民特有的“感恩节”,热爱党、跟党走成为行动自觉。
(三)以特色产业发展,推动乡村人才振兴
产业筑巢引人才。动员乡贤及外地人才前来创业,推动产业、资金、技术回归。积极与院校企业科研合作,强化了富硒产业技术支撑。成功发布2项富硒团体标准、3项企业标准,其中《富硒大米》企业标准被评为全国企业标准“领跑者”,填补了全市空白。
产业实践育人才。坚持在抓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锻炼干部、发展人才、培养人才,一批大干部群众学会了经济,学会了运营,有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向质量型、技能型、经营型转变提升。
业态融合用人才。利用好示范区崛起了一批本土人才。如电商经济环境下,培植千万级网红1个,百万级网红4个,带货额突破1500万元。
(四)以特色产业发展,推动乡村生态振兴
突出资源地域特性,筑牢价值增长基础。通过自然资源部南京地调中心连续三年对示范区土壤检测,测定平均硒含量0.4㎎/kg以上且不含伴生重金属,已提报国家自然富硒一级标准。与国家地调中心共建“富硒土地调查成果转化示范点”,评为首批天然富硒地。
提升特色产业能效,实现绿色健康低碳。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对农业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开展了农业节肥节药行动,已实现化肥农药使用负增长。
推动特色产业升级,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动员,让村庄环境持续优化,依靠“美丽村庄+村民产业”吸引大量游客体验乡村旅游,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进一步助推村容村貌提升。
(五)以特色产业发展,推动乡村组织振兴
选优配强夯实致富基石。一是政策扶持“帮”产业。解决农村党员发展产业资金不足的问题,激发农村党员带头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二是因材施教“育”能力。综合利用线上线下多种模式有效提升农村党员干部带头致富能力。三是双向培养“用”人才。注重把致富能手发展成为党员、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新一届村“两委”干部中致富能手比例达到82.39%。
“五红”效应激发乡村活力。一是配强村党组织,实现“支部班子红”。二是开展红色教育,彰显“历史根脉红”。三是健全治理机制,引领“乡风文明红”。四是优化人居环境,助力“村庄生态红”。
党建引领赋能基层治理。一是完善网格治理。将党建工作、服务代办、矛盾化解等下沉网格,实现100%覆盖,让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和组织的力量。二是强化组织阵地。全面整合村(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功能,让党组织成为凝聚群众力量的中心。三是锻造党员队伍。全面提升党员整体素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经验启示
(一)发展特色产业要遵守市场规律。产业发展是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尊重和利用市场规律的结果。要因地制宜发挥示资源禀赋,依靠市场、发挥效益。
(二)发展特色产业要遵从科学引导。市场主体有其短时性和逐利性。要从宏观层面对产业升级有序规划和推进,引导特色产业从粗放到精细、从传统到现代,从农业到农文旅的梯次推进。
(三)发展特色产业要融合资源禀赋。农文旅康体融合发展的道路既是对区域范围内特色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科学利用,又是示范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
(四)发展特色产业要靶向共同富裕。在特色产业发展中,始终坚持把村集体“摆进去”、把村民利益“带进来”。
2018年以来,示范区突出红色资源禀赋,以党建“红”引领,产业“红”助推,治理“红”决胜的新路径,推动建设秀美和谐乡村,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目前,示范区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中组部红色村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级非物资文化遗产传习所、乡村振兴“示范点”、“网红打卡点”、平安建设示范点。
一、以党建“红”为引领,迸发乡村治理新动力
一是培育乡村治理人才。示范区从红军后代、老党员、烈士子女、创业能人、致富能手中发现苗子,发展党员26名,解决人才引领问题。目前,153名村“两委”班子中致富带头人比例达到92%以上,并储备了84名“能人”为后备力量,组建了一支有能力、有热情、靠得住、敢担当的队伍;推选出素质高、能力强的乡贤、老党员组成理事会并牵头组建多类型志愿服务队伍;引进体育、作家、书法、摄影、音乐等六大社会组织,参与乡风文明、文化传播等,乡村治理聚集“人气”。2021年,山峰村党支部荣获全省乡村振兴模范党组织称号。二是优化阵地服务。持续优化26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的28项服务“一门式”办理流程,针对性开展帮带办、上门办,切实让群众“少跑路”“满意归”。村级党组织不定期举办屋场会、农家夜话、月例会等,与村民面对面沟通交流,收集问题清单,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服务群众接“地气”。三是壮大村集体经济。采取“支部+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富硒产业、稻香鱼鸭养殖、红色旅游、餐饮民宿、光伏发电等项目,做好了村级集体经济“大蛋糕”。截至目前,示范区26个村(居)级集体经济收入共计1689.69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占比57.4%,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万元以上的村21个,50万元以上的村9个。以潭头村为例,2022年潭头村村集体收入突破270万元,户均增收8000余元。
二、以产业“红”为抓手,激发乡村治理新活力
一是做好“古色”文章。持续开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28项遗产被纳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客家擂茶、梓山酱油制作工艺等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盘活“红色”资源。开发红色旧址重游,承接长征历史步道,激活十里香樟和十里银滩等资源,打造畲族特色村寨,串联山峰坝渡口、长口渡口等精品红色旅游路线。延长“红色+”产业链,特色农产品、智恒研学等系列乡村红旅项目聚集,实现了红色旅游、生态休闲、教育、体育的有机融合。三是撬动“绿色”经济。把握得天独厚的3.7万亩“富硒”土壤优势,加速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土地流转,打造“四个万”(万亩富硒蔬菜、万亩富硒油茶、万亩富硒脐橙、万亩富硒水稻)产业。组织全镇26个村(居)和520合作社成立“穗丰农业”“联丰文创”“劳动服务”三大公司,开发了富硒系列初心礼、富硒小镇、文创小镇等特色产业小镇,配套建设集硒知识科普、硒产品销售于一体的中国·于都硒博馆,集冷链仓储、加工配送、中央厨房等功能业态于一体的冷链物流园,引进了数字化产业链龙头企业—深圳茂雄集团,建立了“镇村联建共谋、村村联合共营、产供销一体化”的抱团发展模式,推动富硒产业高质量发展。2019年5月20日以来,示范区累计接待游客突破260万人,2022年“三大”公司实现收益800万元,实现附加经济效益2000余万元。
三、以文化“红”为传承,彰显乡村治理新魅力
一是挖掘红色内涵。对示范区的革命英雄、历史文人、古训家规等精神内涵和革命文化进行了深度挖掘,编印成红色读本进村组、进校园、进机关、进景区,制作成文创展板进祠堂、进公园、进广场、进调解室,加强红色文化精神内涵的宣传弘扬。“六大”社会组织大力创作红色作品进行陈展、公益拍卖,引发广大群众的思想共鸣,使他们受到文化的滋养。二是发挥红色作用。对红色遗迹等建筑、设施的进行合理开发、保护利用,诸如孙刘两族共建祠堂500余年,传承了“敬祖睦邻重孝道”的客家文化,用两族共建的“孜和亭”教化乡里,制定了村规民约、开展了移风易俗活动。设立了红色教育基金,在全村形成了崇尚教育、比学赶超的氛围。乡贤参事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互帮互助会、联防联治会和道德评议会等“六会合一”,形成“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自治局面。三是涵育文明新风。大力开展“红色巾帼妇女”“最美家庭”“五星创评”等评选活动,让好人好事蔚然成风;组织重阳节“孝老敬亲”集体活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抵制高价彩礼,举办了百人集约婚礼;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活动融合乡风文明、孝老爱亲、助学助教等,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2021年9月,潭头村医孙兼军荣登“中国好人榜”;梓山畲族村先后被评为国家级和省市级文明村。
四、经验启示
一要围绕“看得见”发力,挖掘红色资源,提升红色文化吸引力。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但很多乡村红色文化长期“养在深闺人不识”,需深度挖掘,擦亮文化底色,提升吸引力。
二要围绕“记得住”发力,讲好红色故事,提升红色文化感染力。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浸润作用,推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同时,以红色旧址、乡史遗址为载体,将红色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融入乡风民俗,进而结合民生改善、乡村治理,以看得见的好处,重塑乡风民俗,让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坚持把红色精神融入文创全过程,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解读乡风文明,并运用新媒体推介红色文化,才能形成继承革命传统、弘扬红色文化的良好氛围。
三要围绕“传得开”发力,搭建展示平台,提升红色文化传播力。要以弘扬红色文化为引领,修复红色旧址,建设红色主体公园与广场、红色文化纪念馆、党性教育基地、廉政文化基地、乡村记忆工程等。还原历史背景和抗战过程,警示人们居安思危,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同时,可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将红色元素融入氛围建设中,既美化环境,又提升精神文明建设。
四要围绕“融得进”发力,开发文化资源,提升红色文化发展力。要将红色文化与壮大集体经济、发展特色产业等有机结合,积极探索开辟红色文旅经济,打造红色文化品牌。要创新对外招商引资,边开发边保护边利用,基础设施建设、景点打造、文创产品与自然人文资源有机串联,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围绕市场需求,立足乡村实际,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优化品质,规模化生产,品牌化管理。
为打好富硒品牌,梓山镇按照“农业生产要素全面供给、农业生产全程服务”的目标要求,利用中彩项目资金,建设了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项目总投资约1000万元,总面积4746平方米,配有超万亩级全自动双机械臂育秧设备、标准化农机库棚、信息化会议室、北斗系统加持的各类智能农机50套,交通便利,区位优越。
基于中心建设成果,为探索融合发展路径,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梓山镇成立了镇村集体公司——智丰农业,重点围绕“农机、农技、农资、农产”对中心进行市场化运营,极大促进优质品种的统一推广和富硒品牌打造,提升农业质量和效益,提供就业岗位60个,年平均可为村集体增收120万元。
农机托管:利用物联网+大数据技术,将农业信息、操作人员、农机设备高度集成,定制开发了智慧梓山综合农事服务平台。全镇24个村里机械通过平台实现远程托管、线上下单、人机管理,作业管理功能。即种植户手机下单,平台接单并安排相应作业,通过集约化管理,即盘活了村里的闲置农机,还给农户节约20%以上的费用。
农技培训:按照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聘请农业专家、技术能人定期在中心举办农技培训班;线上农户还可以通过app与专家互动交流答疑解惑,或者刷视频、看文章学习知识。
农资集采:镇农业部门提前制定全镇种植计划,镇村集体公司的按计划对农资批量集采。即保障了农资的质量,又通过“团购”降低了成本。仅今年的早稻种子采购,便节约资金25万元。
农产统销:智丰公司与现有的镇村公司“穗丰农业”“联丰文创”形成农文旅发展矩阵。对农产品统一加工,统一收购、统一打品牌,开发了富硒系列初心礼,年营业额1000万元,实现资源整合和全产业链覆盖;农旅融合开发潭头富硒小镇、山峰文创小镇、长征步道等,实现红色文化引流促经济和文化振兴,带动沿线47个自然村组19000余村民实现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