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建设成效
经验做法
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雪峰山文化旅游乡村振兴示范区
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
雪峰山文化旅游乡村振兴示范区
基本情况
建设成效
经验做法

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位于湖南省西部、雪峰山北麓、沅水中游,全面县总面积3440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412个村(社区),总人口93.7万人。

2021年换届后,新一届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兴工强县、基础提质、文旅融合、统筹城乡”战略,纵深推进农业“一特两辅”、工业“一主一特两辅”、文旅“一核三圈”产业,按下了高质量发展“快进键”。2022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13.4亿元,同比增长5%;规模工业增加值37.6亿元,同比增长8.1%;固定资产投资额163.6亿元,同比增长13.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77亿元,同比增长31.8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25元,增速6.4%。县域经济在全省15个重点帮扶县中从第10位跃升至第1位。

溆浦县雪峰山文化旅游乡村振兴示范区位于溆浦西南山区,涵盖溆浦县葛竹坪镇、北斗溪镇、统溪河镇、思蒙镇4个乡镇18个村,区域内总人口10.8万人,其中已脱贫人口16720人,总面积464.1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7583.72亩。示范区内的18个村,从南部的山背村向西北延伸至仁里冲村,形成了一条弧形文化旅游产业长廊。在这块区域内有瑶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他们民风淳朴,民族文化特色鲜明;有茶马古道、传统古村落等极具年代感的古迹,历史底蕴十分深厚;有红军长征宿营地等红色景点,极具教育意义。

示范区打通了“县城—思蒙—统溪河—北斗溪—山背”黄金旅游通道,成功创建4A景区1个、3A景区5个,形成了全域旅游“一核三圈”格局,“锦绣潇湘·神韵雪峰”成为湖南旅游第五大板块,在全国乡村旅游界异军突起,雪峰山旅游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公司+农户’旅游示范项目”,入选为全国五个重点乡村旅游典型案例之一。2022年2月,中央电视台在北京冬奥会闭幕式前特别节目中,用“苍茫雪峰山、花瑶点梯田”画面,向全世界展现了示范区的神奇美景。

溆浦县雪峰山文化旅游乡村振兴示范区区位图

2021年7月,经财政部、国家乡村振兴局批准,溆浦县启动雪峰山文化旅游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示范区建成后,区域内产业实力越来越强、生态环境越来越美、基层治理越来越好、红色文化越来越浓、群众生活越来越富,呈现出日新月异的新气象。

北斗溪镇研学基地文创2号院项目

思蒙镇健身步道风雨桥建设项目

雪峰山休闲观光农业项目

一、产业发展实现了新突破

溆浦县打通了“县城—思蒙—统溪河—北斗溪—山背”黄金旅游通道,成功创建4A景区1个、3A景区5个,形成了全域旅游“一核三圈”格局,“锦绣潇湘·神韵雪峰”成为湖南旅游第五大板块,在全国乡村旅游界异军突起,2022年接待游客52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4.8亿元。

二、乡村建设呈现了新面貌

示范区项目建设,完善了区域内交通、饮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方便了10.8万名群众出行,新增自来水惠及8000多人,改厕1227户,新建垃圾中转站4个、污水处理管网14.4公里。通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封山育林等工作,示范区林地面积增加到36.6万亩、森林覆盖率提升到78.7%、垃圾集中收集率100%、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8.6%、污水集中处理率72.4%,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呈现出一幅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的美丽乡村新面貌。

三、基层治理构建了新格局

在示范区内推行“党建+微网格”,深入开展“五个到户”行动,组织2.7万名党员干部与群众结成对子,帮助解决群众困难44501个。探索创新了“坐班接访”“幸福基金”“民情恳谈”等一系列做法,使乡村治理更加高效,乡风更加文明。2022年全县信访总量同比下降15.2%。

四、红色文化焕发了新活力

收集挖掘示范区内革命文化、红色文化等题材5件;对穿岩山红军长征宣传长廊进行了维修更新,组织开展重走红军路活动;电视剧《向警予》作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影视剧在央视播出,引发全国收视热潮;强化红色资源利用,穿岩山红军路、向警予同志纪念馆、龙潭抗日阵亡将士陵园、青山界抗战遗址纪念园等景点成为网红打卡地。“警予家乡、红色溆浦”成为一张闪亮的新名片。

五、群众收入拓宽了新渠道

坚持把增加群众收入,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示范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加强利益联结,引导群众通过合作入股、土地流转、就业务工、农产品销售等各种方式增加收入。示范区四大景区和农业特色产业,累计带动群众受益3万余人次,人均收入增加3000余元。

六、乡村发展打造了新样板

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目标,打造了一批创新引领、相互融合的乡村示范样板。北斗溪镇坪溪村获评全国文明村镇;统溪河镇穿岩山村获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北斗溪坪溪花瑶民俗休闲旅游区、枫香瑶寨获评湖南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葛竹坪镇山背村获评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并成功承办了怀化市文旅产业发展大会;思蒙国家湿地公园创建4A级景区已通过专家初审。

借示范创建之风 扬乡村振兴之帆

近年来,溆浦县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论述,以示范区创建为契机,以中央彩票公益金项目建设为抓手,创新“五小”促“五大”的工作机制,致力将示范区打造成为“产业旺”“颜值高”“民风淳”“秩序好”“生活美”的乡村振兴样板区。

一、以“小专班”服务示范创建“大推进”

一是专班推进谋篇布局。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专班在充分论证调研、征求各界意见的基础上,精准对接全县“十四五”规划、乡村振兴规划、旅游产业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科学制定《2021年度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欠发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实施方案》,深入谋划“一廊三核五星”的创建格局。二是专班推进项目包装。工作专班进村入户,召开民情恳谈会,按照“群众需要什么,我们就建什么”的要求,精心包装文旅产业、农业产业、基础设施等3大类13个项目。三是专班推进项目建设。强化土地、规划等要素保障,全程专人专办,开通“绿色通道”,实行容缺审查,做到“即来即办、快审快批”,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见效。截至目前,示范区内中央彩票公益金支持项目已全部竣工验收,5000万元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已拨付到位。

二、以“小投入”推动特色产业“大发展”

一是“小投入”做大文旅产业。引导市场主体积极参与示范区创建,不断完善景区基础设施,持续繁荣文旅产业。在高铁南站至索道下站公路建设项目中,以200万中央彩票公益金撬动了501.5万元投资,完善了总投资2.4亿元的山背花瑶梯田景区观光索道项目配套公路建设,打通游客“下高铁、坐索道”旅游观光的最后一公里。以200万的中央彩票公益金撬动了总投资2200万元的思蒙健身步道风雨桥项目,极大促进了思蒙旅游发展和4A级景区创建。二是“小投入”做大集体经济。坚持“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积极推行“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整合资源,因地施策,做大做强宝山茶叶、葛竹坪山银花、思蒙万木春油茶等农特产品,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2021年示范区18个村集体经济增收62.83万元,受益群众3万余人次,人均增收3000余元。三是“小投入”做大致富口袋。坚持把增加群众收入,实现共同富裕作为示范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利益联结,引导群众通过就业务工、合作入股、土地流转等方式增加收入,分享示范区创建带来的红利。示范区雪峰山景区鼓励引导4236户14354名群众以山林、土地、房屋等资产折价入股,吸纳近3000名村民名参与景区项目施工,700余人在景区就近就业。“开发文化旅游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经验做法获省政府重点工作综合大督查通报表扬。

三、以“小治理”实现人居环境“大改善”

一是改善基础设施。实施公路提质改造42公里,建设穿岩山村污水集中处理站,新建垃圾中转站4个,铺设污水处理管网14.4公里,改厕1227户,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示范区农村垃圾集中收集率达100%,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6.5%,污水集中处理率达72.4%。二是改善生态环境。示范区是穿岩山国家森林公园和思蒙国家湿地公园所在地。通过项目的实施,强化了群众环保意识,带动全民封山育林,推进思蒙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修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示范区林地面积总量达到36.6万亩、森林覆盖率提升到78.7%、森林蓄积量达到128.5万立方米,溆浦县成功创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三是改善生活环境。通过实施岚水江游步道及河堤生态修复建设项目,改善了生态河堤环境,提升了村容村貌,极大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

四、以“小载体”促进优质文化“大融合”

一是以党史宣讲为载体。开展党史宣讲进村入户,积极开展讲红色故事,唱红歌、举行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在每个村建立文化广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暨“三下乡”活动,为群众送文化、送演出、送电影、送戏剧210场次。二是以景区活动为载体。注重“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先后开发了枫香瑶寨篝火晚会、阳雀坡“腊八节”、山背梯田稻作文化插秧艺术节等地方特色活动,成功举办了“红色雪峰山”创作之旅活动、中国诗歌春晚中外诗人采风活动、“屈原与湖湘精神”主题读书会等采风活动,宣传推介溆浦文化。“警予家乡、红色溆浦”成为闪亮名片。三是以文明评比为载体。建立村民自评、群众互评、村组初议、支部审议的乡风文明评比制度,广泛开展“道德模范”“文明家庭”“好婆媳”等评选活动,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诚实守信、尊老爱幼、助人为乐、邻里和睦蔚然成风。北斗溪镇坪溪村获评全国文明村镇。

五、以“小网格”织密基层治理“大网络”

一是以“小网格”织密“联系网”。按照“就近、就便、就熟”原则,每个村按10至15户设立网格,明确一名党员担任网格长,实现党员联户全覆盖。二是以“小网格”织密“服务网”。“按照一个网格一个群,一户至少一个人”的方式,以微信群为日常主要交流平台,扎实开展政策宣传、民意收集、矛盾调解、示范带动、文明监督、红色代办等6项重点工作,融洽了党群关系,提升了群众满意度。三是以“小网格”织密“调解网”。按照“能帮即帮、可劝即劝、需报即报”的原则,定期开展入户走访,排查风险隐患,化解矛盾纠纷,实现网格内问题快发现、快掌握、快反应、快处置,让治理变得更精准、更高效。示范区信访总量同比下降14.4%,矛盾纠纷化解率98%,群众满意度达95%以上,越级上访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