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酉阳县是渝、鄂、湘、黔四省(市)结合部,幅员面积5173平方公里,辖39个乡镇(街道)、278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86万,是全市幅员面积最大、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县。是红色根据地。我们党早期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赵世炎同志诞生于我县龙潭镇;走出了赵世兰、赵君陶、刘仁等一大批革命仁人志士。贺龙、关向应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我县南腰界建立了重庆市唯一的省级苏维埃政权;1934年10月,任弼时、王震、萧克等率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到南腰界与贺龙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胜利会师。
以示范区项目建设为核心的花田乡历史悠久,幅员面积84.2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76个村民小组,有3219户、10390人。拥有临崖梯田、生态草原、天然温泉、赏星基地、民族村寨等旅游资源。贡米、油茶、茶叶产业已经具备一定基础。一是观星基地。花田菖蒲草原平均海拔1200米,年平均气温18℃,大气透明度高,远离光污染,具有极其优越的观星气候条件,是国内首个星空预报最佳赏星基地。吸引众多天文爱好者、天文摄影者夜观天象,被誉为“天河之眼”。二是最美梯田。花田梯田坐落于何家岩村,是全国惟一的360度临崖全景梯田,梯田海拔高差近300米,面积达5000亩,四季风光各异,先后荣获了“中国民俗摄影创作基地、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十大美丽梯田之乡”等国家级品牌。三是土家风情。花田乡是少数民族聚居区,以土家族为主,占全乡总人口的90%以上。特色村落保存完好,土家文化源远流长,何家岩古寨获得了“中国传统村落”荣誉称号,从元朝延祐七年(1320)到清朝康熙十三年(1674),历代酉阳土司向元、明、清朝廷纳贡32次,花田贡米均为主要纳品;历经两百多年开垦,形成了多达99级的壮美梯田。
根据项目投资计划,2021年计划完成新建2个便民服务中心1340平方米、提档升级6条农村公路18.85公里的建设任务,2022年12月底前实际完成新建2个便民服务中心,提档升级6条农村公路,该项目绩效指标主要体现在产出指标、效益指标、满意度指标三方面,截至目前项目实现申报序时进度目标要求,项目实施的实际产出数占计划产出数的比例为100%。项目实施严格执行相关技术标准和质量管理要求,项目完成的质量达标产出数占实际产出数的比例为100%。通过实施2个便民服务中心项目,有效提升村级服务能力和群众办事方便程度,惠及示范区内的老龙村、中心村群众2717人(其中脱贫人口1162人),直接带动当地群众劳务收入增加,有效改善项目区环境卫生条件,通过实施6个农村公路提档升级项目,改善示范区内的何家岩村、老龙村、张家村、茶香村群众7263人(其中脱贫人口2458人)的出行条件,带动项目区乡村旅游、贡米、油茶、茶叶等特色产业发展,增加了群众收入,有效改善项目区水土流失情况,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率。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项目周边1000余人务工就业,增加了群众收入;引入和培育企业106个,规范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28家,流转土地2.5万亩,创建“花田故事”、“花田乡味”、“锦绣花田”3个全域公共品牌。1-11月实现农业总产值7337万元,同比增长9.2%;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37元,同比增长13.5%。满意度指标,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生态环境明显好转,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花田乡2022年下半年巩固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综合满意度为96.78%。
同时,示范区建设以来,花田乡立足资源优势,紧紧围绕“花田贡米、乡村旅游”两大产业,实现了以产业发展促农增收决战脱贫攻坚,推进了产业振兴。一是围绕“有机”做文章,抓好“一碗米”。采用“公司+基地+高校+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聘请西南农业大学等高校的指导,严格执行“稻鸭共作、水稻间作、物理杀虫、生物防控”等有机米栽培技术规程。通过历年来的努力,全村已建成花田贡米核心基地5000亩,年产有机水稻1250吨,实现总产值875万元,带动96贫困户户均8300元。二是农旅融合促发展,抓好乡村旅游。花田美丽环线公路入选重庆“最美农村路”、花田梯田景区获评国家AAAA级景区、花田乡村振兴入选第四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入围中国乡村振兴典型观测百县联盟“探索共富乡村建设新路子”探索入选典型案例、何家岩村评为重庆市第四批美丽宜居乡村、花田贡米入选第三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全村利用乡村旅游发展农家乐37家,年旅游收入实现200余万元。
2021年11月,酉阳县、腾讯公司、中国农业大学共同发起,清华大学参与支持,选定何家岩村古寨作为共富乡村核心示范区, 共创“共富乡村”新模式。“共富乡村”项目的目标是,确保农民成为自己资源和劳动的受益主体,实现农村物质与精神的共同富裕。主要路径是,组建由农民共同参与的“共富乡村旅游发展合作社”,在专业团队指导下,发展壮大文旅业态和农业业态,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在数字化技术支撑下,不断提高农民收入,稳步提升农民素养,充分保障农民权益,优化完善公共服务,由点到面,逐步实现何家岩村的共同富裕。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充分体现农民主体性,破解“缺主动”难题。一是思想发动激动力。广泛开展“谈乡村振兴、话幸福未来”思想大讨论,驻村干部、村组干部、老党员等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围绕乡村振兴美好愿景、共富乡村发展思路等内容,召开小组会、院坝会90余场次,征求意见建议120余条,唤醒群众参与的主体意识、角色意识。二是引入人才激活力。开展“三回三讲三干”行动,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引导退休职工、大中专毕业生、农民工回户籍地、回工作地、回感情地,与群众一起讲模式、讲市场、讲未来,推动党员带领干、能人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累计引入务工收入100万元以上返乡创业人士5人、科技人员3人、大学毕业生5人。三是挖掘资源激潜力。依托何家岩村“一个草原、百年村寨、千年文化、万亩梯田”特色资源,组织农民发展乡村新业态,推动生态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深度融合。注重“面子”“里子”双轮驱动,集中开展何家岩村寨庭院连片整治,修建便民路1500米、拆除圈舍75个、改房屋地坪20户、改厕28户、改院坝73户,人居环境全面提升。
(二)培育市场化运营主体,破解“缺市场”难题。一是成立共富乡村合作社。坚持“自己动手、资源共享、抱团发展、科技赋能”,由村集体经济组织主导成立共富乡村合作社,农民自愿申请成为社员,逐步把全体村民重新组织起来。2022年1月13日,何家岩村乡村旅游合作社在市场监管局正式注册成立。与村集体经济组织有效形成互补与协作,逐步扩大农民参与范围,实现整村受益。目前已有15户农户加入。二是发展乡村产业新业态。把合作社作为乡村产业发展的主体,参与建设、主导运营、利益共享。保持古色古香的建筑风貌,打造高端民宿、无人便利店、农家咖啡厅、会客厅、明德书院,实现“外面五千年、里面五星级”,初步形成了具有功能性支撑的何家岩产业发展7大新业态。2022年,接待游客4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50万元。三是实现农民利益最大化。坚持利润让给农民、成本回归集体,资金共同管,经营自己做,让农民参与建设和管理,大幅度提高农民在第一次分配中的占比,全过程体现农民主体性。何家岩32名村民通过在共富乡村合作社务工获得收入40余万元。
(三)建立滚动发展资金池,破解“缺资金”难题。一是统筹用好四类资金。用活用足各类政策,统筹用好四类资金(捐赠资金、社会资金、政府产业投入资金、合作社银行贷款),实行分类管理。二是科学合理分配收益。针对7大业态分类制定收益分配比例,合作社统筹利用回归成本和经营利润,不断丰富和发展新业态。三是强化资金监督管理。建立共富乡村合作社资金管理制度,完善理事会决策、社员表决等资金使用管理制度。
(四)大力培育职业经理人,破解“缺能人”难题。一是注重本土人才解决引得来。坚持市场运作,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职业经理人,把培育本土人才作为重点,鼓励和支持他们加入运营团队。目前,已聘请1名返乡创业青年作为职业经理人,3名本土人才作为乡村CEO团队成员。二是持续培训提升确保运营好。由政府搭建平台,组织职业经理人和团队成员参加专业培训班,持续开展专业化培训,兼顾职业道德水平提升,不断提升管理运营能力和市场对接能力,确保产业持续发展。三是强化工作保障实现留得住。让职业经理人参加村支两委有关会议,及时为职业经理人提供产业发展政策、需求等信息和数据,建立“基本工资+收益提成”报酬制度,让职业经理人不仅引得来,而且留得住。
(五)打造何家岩智慧乡村,破解“缺信息”难题。一是打通农民了解市场通道。开通“稻香何家岩”公众号、视频号,注册“花田何家岩商店”,104名村民入驻“为村”平台。创新运营智慧认养“为村共富农场”,把何家岩梯田稻米变为加密区块链的NFT藏品,将插秧的稻田搬上云端,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60万元。二是打通客户深度体验通道。开通为村共富乡村经营服务小程序,开发乡村智慧导览地图,为游客提供民宿预订、餐饮预订、线上店铺购买以及村庄农耕体验活动等线上服务。三是打通运营技术支撑通道。开发为村共富乡村经营后台管理系统,对合作社实行“一卡通”管理提供技术支撑,满足村民经济业态的管理、营收管理、数据分析、会员管理、分红等需求。
二、经验启示及推广价值
1.突出农民受益:创办共富乡村合作社。通过理论指引、社会助力、能人带动、农民参与,把沉睡的资源唤醒,把农民的利益留下。一是组建资金池。融通四笔资金,农民只用房屋和土地入股,以“绣花”功夫推进何家岩村微改造、精提升,走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二是阻止薅羊毛。坚持利润留给农户,成本回归集体,改变“企业赚钱、农民保底”现状。三是主张嵌入式。农民只能选择厨房餐厅或1-2间客房进行嵌入式改造,改造后客房价格由原来40元提高到280元。
2.突出陪跑赋能:培育农村职业经理人。一是选好本村能人培训。培育本土人才作为职业经理人,提升市场运营和对接能力。二是选好专业机构陪跑。推动共富乡村合作社市场化、实体化,待运营成熟后逐步退出。三是选好驻村干部陪伴。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干部陪伴,督促引导农民增强内生动力。
3.突出联接城乡:推进农业农村数字化。一是打通市场链接通道。推动快递进村、产品出村,发展直播带货、社区电商,建立产销对接系统。二是打通深度体验通道。开发服务小程序、乡村智慧导览地图,对合作社实行“一卡通”,全过程智慧化管理,前三季度,接待游客数、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增长37.5%、38.2%。三是打通乡村治理通道。打造乡村治理平台“数字大脑”,建立“一老一小”全过程智能看护体系、疫情防控社区排查体系、防返贫监测体系,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