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
建设成效
经验做法
安徽省潜山市环潜水河乡村振兴示范区
安徽省潜山市
环潜水河乡村振兴示范区
基本情况
建设成效
经验做法

潜山位于安徽西南部,大别山与长江“山水之间”,是原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革命老区县、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片区县,素有“皖国古都、二乔故里、安徽之源、京剧之祖、黄梅之乡”美誉,市域总面积1688平方公里,呈“七山一水两分田”地貌特征,辖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和16个乡镇,总人口58.6万。2018年撤县设市,是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以旅游特色获批的县级市。

2022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7.19亿元、增长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1亿元、增长7.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843元,增长6.9%,增速居安庆市第三;农业总产值55.9亿元,增长4.2%,增速居安庆市第一。

2018年,潜山市依托境内全长50余公里的“母亲河”——潜水河,系统规划建设环潜水河乡村振兴示范区。精心编制《环潜水河乡村振兴示范区规划》,规划面积781平方公里,涉及潜水河沿线9个乡镇,以“产业振兴”为主题,以“潜水河国家湿地公园”为主轴,以“旅游风景廊道”为链接,以“四宜”特色村镇为支点,着力打造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全域旅游特色景观区、生态文明建设样板区、农村综合改革创新区,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打造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样板,探索共同富裕之路。

“一河”振兴 “两山”共富

近年来,潜山市抢抓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欠发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项目首批试点机遇,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2022年,潜山市环潜水河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情况在国家评估中获A等次,助力打造了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样板。

一是特色产业“强”了。推进茶庄“三富”茶叶基地等农业类项目、天柱村乡村旅游产业提升等文旅类项目建设,项目区内4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成功创建天柱山瓜蒌籽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环潜水河区域内特色瓜蒌产业融合示范区建设项目获3.1亿元信贷资金支持;示范区内3A级以上景区已发展至14家,形成中高端民宿50余家的环天柱山民宿集群,研学旅行、休闲康养等新业态蓬勃发展。

建成后的安徽省潜山市茶庄“三富”茶叶基地

建成后的安徽省潜山市茶庄“三富”茶叶基地

二是乡村面貌“美”了。推进黄铺村乡村旅游等基础设施类项目、痘姆黑河小流域综合治理等环境整治类项目建设,引领美丽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区内9个乡镇87个行政村美丽乡村覆盖率达100%,示范区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实现全覆盖,通过“点、线、面”三管齐下,实现农村“由表及里”、城乡“由点到面”、保洁“由突击向常态”升级蝶变,潜山市荣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三是群众腰包“鼓”了。示范区内村集体和群众通过盘活土地、农房等资源资产,发展“山茶畈瓜”、乡村旅游、民宿康养等特色产业,完成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三变”改革,激活农村发展动能,示范区内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均突破10万元,其中50万元以上的9个,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近2万元。

四是乡土文化“活”了。将地方文化资源推陈出新,实施痘姆古陶研学基地提升改造项目、传统村落“活态”保护工程,挖掘王河舒席、五庙弹腔等非遗文化,以文化为纽带,将历史文化资源串珠成链,推动“民宿+非遗”“民宿+研学”“民宿+体验”“民宿+文创”等经济形态,推出了山水寻秘、文化寻源、戏曲寻根、禅宗寻祖等一批研学旅行线路,使“沉睡”的文化获得“新生”,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五是乡村治理“优”了。实施基层党建“书记项目”,推广“五议三公开两参与”工作法,完善村规民约、组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等“一约四会”管理机制,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试点,引导农村主体向善向上,黄铺村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中国幸福村、国家生态村、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培训基地。

建成后的天柱村乡村旅游产业提升项目全貌
安徽省潜山市天柱村乡村旅游产业提升项目(万山大塘)整治后
天柱村乡村旅游产业提升项目全貌
黄铺村丰富的农特产品
黄铺村丰富的农特产品
黄铺村丰富的农特产品
黄铺村丰富的农特产品
黄铺村丰富的农特产品
黄铺镇黄铺村智慧农业及特色农产品基地提升改造项目-监测设备
黄铺镇黄铺村智慧农业及特色农产品基地提升改造项目-水肥一体化金丝皇菊基地
提升改造后的黄铺村智慧农业及特色农产品基地
黄铺村莲子加工项目
建成后的黄铺村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建成后的黄铺村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进入丰果期的仙驾葡萄基地
痘姆古陶研学基地提升改造项目实施后
痘姆古陶研学基地提升改造项目实施后
安徽省潜山市痘姆乡黑河小流域治理项目建成后照片
安徽省潜山市痘姆乡黑河小流域治理项目建成后照片
【典型1】高质量党建赋能乡村高质量发展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黄铺实践

黄铺村面貌之所以焕然一新,最重要的就是积极探索“党建+”路径,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党组织的组织力强、战斗力强、创新力强、服务力强,形成了“党建引领、村社一体、村企共建、多方共赢”的发展思路。

党建引领,把党员群众有效组织起来,提高组织化程度。一是党建+好班子,选准“当家人”,提升组织力。二是党建+好制度,用活“传家宝”,提升战斗力。三是党建+好思路,践行“新理念”,提升创新力。

村社一体,把土地资源有效集中起来,提高规模化程度。在推进土地流转的过程中,黄铺村坚持三项原则:一是美丽乡村建设到哪里、土地流转到哪里。二是组界确界、户界确亩。三是农户自愿流转。

村企共建,把各类主体有效调动起来,提高市场化程度。黄铺村采取“村级公司+市场主体”经营方式,村企共建发展产业。一方面,村级公司选准发展产业,重点经营花卉苗木、油茶等长效产业,这类产业“政策有支持、市场风险小、预期收益稳”。另一方面,通过招商引资大力引进符合村级产业规划的市场主体,黄铺村注重引进的项目与乡村旅游相结合,重点发展瓜蒌、葡萄、蓝莓、桑葚等采摘类产业。依托现有基础,黄铺村又做起了乡村旅游“文章”,形成休闲采摘、农事体验的“乡村旅游圈”。

多方共赢,把改革效益有效发挥起来,提高共享化程度。在发展过程中,黄铺村实现了村民增收“六法”。一是土地流转收益。二是基地就业收益。三是外出务工收益。四是自主创业收益。五是乡村旅游收益。六是村集体公司增值收益。

经验启示及推广价值

“好班子”组织引领。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党组织的组织力强、战斗力强、创新力强、服务力强”。

“好制度”贵在坚持。黄铺村党委十余年如一日,雷打不动地坚持“三会一课”等制度,将“三会一课”作为解决问题、宣传政策、凝聚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抓手。

“好思路”在于创新。黄铺村通过不断的探索创新,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党建引领、村社一体、村企共建、多方共赢”的发展思路。通过股权合作和产业规模化、组织化、市场化发展,实现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好产业”带动发展。黄铺村的产业发展,就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有效盘活农村各类资源,发掘乡村多功能价值,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

【典型2】安徽潜山万涧村:
树牢“五共”理念 保护传统村落

万涧村在传统村落保护中,牢固树立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的“五共”理念,建立完善“五共”机制,推进传统村落保护、修缮和基础设施建设,整治提升乡村人居环境,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探索出了传统村落可持续保护利用的“万涧模式”。

凝聚各方力量,“共谋”村落保护。坚持“众人拾柴火焰高”,凝聚多层级、多领域力量,搭建各尽其能、各展所长的谋划推进平台。一是省级政策支持,二是县级组织推动,三是村级发动参与,四是人才智力支持。

创新体制机制,“共建”美丽乡村。坚持以“共同缔造”观念推动试点项目建设,汇聚政府、社会、群众三方力量,全力加强要素保障。一是建立多方参与的建设团队,二是建立多方投入的资金筹集渠道,三是建立简便易行的村级工程发包模式。

发动村民参与,“共管”项目实施。坚持“活态传承”方式,依靠村民开展项目可持续管护运用,通过对传统村落资源的挖掘、传承和转化,既保住了传统村落“筋骨肉”,又守住了传统文化的“精气神”。一是组建村民理事会,二是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三是发起“社员之家”活动。

拓宽民意渠道,“共评”建设成效。坚持将“老乡同意、大家满意”作为工作标准,建立健全美好家园的评价标准、评价机制,做到“建设效果好不好、群众评议说了算”。一是村级层面,二是政府层面。

放大试点效应,“共享”发展成果。坚持“村民得实惠”目标,丰富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内涵,改变乡村面貌,让村民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过程中得到实实在在的红利。一是乡村面貌发生巨变,二是村民收入增长较高,三是“万涧模式”不断推广。

经验启示及推广价值

“万涧模式”是在推进传统村落可持续保护利用的长时间实践中,摸索出的一条成功路径。它因地制宜,具有自身特殊性。同时,它尊重和运用了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一般规律,具有普遍性,对其他地区开展传统传统村落保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较强的启示意义。

突出系统规划。在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中要强化系统思维、整体观念,因地制宜做好顶层规划设计。

健全工作机制。建立多层级联动会商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做实投入保障。落实资金保障,加大财政投入,强化涉传统村落保护资金的统筹、整合、利用;拓宽融资渠道,采取以奖代补等形式引导外来社会资本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传统村落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培育发展等领域。

创新活态传承。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特产品种养加工、休闲文旅、康养度假等特色产业,以新业态带动传统村落复兴,将历史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坚持农民参与。应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及时向村民公开重要信息,听取村民意见和建议,回应村民诉求,发挥村民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重要作用,鼓励支持乡村“五老乡贤”带头参与村落传统建筑保护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