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5月31日,第三届“中国旅游景区协会消费升级论坛”在青海省西宁市成功举行。在下午由中国旅游景区协会消费升级专委会主任、西安昭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子洋主持的圆桌论坛环节,贵阳市花溪文化旅游创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区文旅局党委书记王敏就“全民狂欢潮 节庆引流力”主题分享了路边音乐会案例。
王敏介绍,路边音乐会是贵阳市打造“爱乐之城”的一张名片。它起源于市民对音乐的热爱,市民自发组织参与,一直以来坚守的是零门票、零距离、零商业,活动在公共开放空间举行,所有的游客和市民不需要购买门票都可以参与,强调的是全民参与、全民宣传,倡导的是人民的音乐人民办,鼓励市民来演出和观看路边音乐会。
自路边音乐会举办以来,很多著名音乐人也来到这个舞台,为市民演唱,花溪的音乐会邀请到了手风琴大师由里·希什金、著名指挥家于海、歌唱家曾晓燕,以及许多本土知名音乐人,还有贵州省内知名的乐队。但总体来说,路边音乐会参与最多的还是音乐爱好者。花溪还有一个特色,毗邻大学城,有高校聚集的优势,因此,目前花溪路边音乐会就是以大学生为中心,鼓励所有的大学生参与组织、策划、演出等整个流程,也希望路边音乐会给大学生提供一个平台。
到现在为止,中央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贵州大学等高校均来到花溪十字街“路边音乐会”舞台,这也是给音乐类高校提供了一个平台。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来参与路边音乐会。
王敏解释,花溪十字街是贵州省城市更新的标杆项目,也是文旅赋能城市更新的典型项目。首先,十字街从规划之初就坚持旅游产业化和城镇化融合,既保留了它的烟火气,又增添了时尚味。其次,十字街实现业态升级,改造后招商引资了一些文旅消费业态,如剧本孵化园等,吸引了大量的年轻人,增加了文旅附加值,同时也提升了文旅体验。第三,通过改造和业态更新之后,十字街的吸引力得到显著增强,这里已成为一个休闲度假、拍照打卡的文旅新地标,这个新地标与路边音乐会倡导的欢乐氛围、创新形式、文旅融合发展观念非常契合。
王敏表示,今年春节期间十字街接待游客达55万人次,路边音乐会选在这里,虽是“零门票、零距离、零商业”演出,但可以实现把“流量”转变为“留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路边音乐会拉动文旅消费,对创新文旅业态有激励作用,据王敏介绍,接下来他们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第一,坚守定位和主题。音乐会在贵阳市其他区县也有,但花溪一直坚守以大学生为核心,让它成为大学生的一个音乐孵化平台。第二,创新内容和模式。一是“路边音乐会+潮流派对”,把当地一些元素和路边音乐会结合起来,让路边音乐会从一个单纯的舞台变成大家一起欢乐的场所。二是“路边音乐会+生活市集”,用生活市集把强大的流量变成经济增量,比如在五一期间邀请30多位本土手作大师和网红美食主理人到十字街做了一个艺术集市,五一假日市集收入接近一千万,这种尝试是让它和音乐会成为互补。三是串联商业街区,依托舞台场景点位打造,将周边街区、景区进行串线打造,通过音乐会带动街区流量和消费提升。今年春节,十字街街区和花溪公园联动打造“龙年天天乐”活动,通过路边音乐会的加持,异常火爆,成为了贵阳市春节期间最火爆的旅游项目,带动区域旅游收入增加近200%。四是“音乐会+研学”旅游产品。王敏说:“通过五一期间的尝试,我们发现俄罗斯尤里·希什金、中央音乐学院的师生过来以后,他们除了在路边音乐会演出,还做了很多公益活动,给当地的学生做公益讲座、免费培训,得到了社会广泛好评。所以,我们通过这个平台的宣传力,还将在今年夏季开展音乐主题的研学、培训以及赛事等相关活动,形成产业链,从而强有力地拉动文旅产业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