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隆德县:创新“136”污染治理模式 促进农膜有效回收

来源:央视网 | 2022年05月26日 17:09
央视网 | 2022年05月26日 17:09
原标题:
正在加载

  一、基本情况

  隆德县位于宁夏南部,重点发展以地膜玉米为主的旱作节水农业和以覆膜瓜菜为主的设施农业。全县年均地膜覆盖面积在25万亩以上,年产残膜量5000吨,农用残膜成为农田污染的主要因素。近来来,隆德县大力实施生态富民战略,创新推广“136”残膜污染治理模式,按照“应覆尽收”原则和人机结合回收方式,实现农膜有效回收。

  二、主要做法

  通过多年实践探索,隆德县加强体系建设,创新推进机制,强化工作措施,形成了“136”残膜污染治理模式。

  “1”,即建设一个残膜加工企业,带动全县农膜回收加工体系建设。

  “3”,即“三保”推进机制,建立机械保捡拾率、清理田间残膜,网点保回收率、方便农户交售,企业保加工率、促进资源利用。

  “6”,即落实六项工作措施。一是建立部门协作联动机制。县人民政府牵头,县直各职能单位密切配合,互相协作,确保企业及网点规划建设、技术指导、宣传培训、补贴资金及时到位,健康运行,达到了防污治污效果。二是加大残膜回收补贴。坚持企业投入与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原则,网点对农户分拣后的残膜按照1.2元/公斤的价格回收,其中企业承担0.5元/公斤,政府补贴0.7元/公斤;根据网点回收量和企业加工量,分别给予500元/吨、900元/吨奖励扶持。三是支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扶持龙头企业按照残膜分布及回收量,在13个乡镇设置了12个标准化残膜回收网点。四是扩大惠农资金补贴范围。将残膜回收机械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鼓励和扶持农机作业公司(合作社)、农机手开展机械化回收。五是加大农资市场打假力度。通过招标采购厚度为0.012毫米地膜,给予地膜采购价50%的补贴。加大农资市场打假力度,确保农膜抗拉强度、耐候期符合规定,降低残膜回收难度。六是加大督查考核力度。把残膜回收加工利用工作纳入乡镇年度效能目标管理考核,做到任务下达到乡镇,指标量化到村,任务落实到户,有力推动了工作落地见效。

  三、工作成效

  通过推行“136”模式,全县年均投入残膜回收机械350台以上,提高了机械化作业效率。回收残膜面积24万亩以上,回收率达97%以上。乡村道路、农田地头、河坝堤岸和乡村旅游区等残膜堆放或飘拂现象得到了有效管制,农田“白色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农村环境进一步净化美化。(资料来源:农业农村部官网)

编辑:魏利洁 责任编辑:韦佩珊
点击收起全文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
返回顶部
正在阅读:【2021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隆德县:创新“136”污染治理模式 促进农膜有效回收
扫一扫 分享到微信
手机看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A- A+